-
徒法不能以自行——新慈善法配套三規章解讀
9月5日,修正后的《慈善法》正式開始施行。與新慈善法相呼應,《慈善組織認定辦法》和《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》完成修訂發布,《個人求助網絡服務平臺管理辦法》正式出臺,從法律規范層面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公益慈善事業的高質量發展。 -
探索公益項目的品牌化之路,第2期公益方舟沙龍成功舉辦
9月20日,第2期公益方舟沙龍于廣州舉辦,會上發布2024年公益項目品牌榜,并邀請行業機構、企業代表等就公益項目品牌建設之路展開分享及對話。 -
知識產權保護,慈善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關鍵
-
南方周末公益品牌榜(2024)調研啟動|看見公益品牌的力量
南方周末公益品牌榜(2024)調研正式啟動!本次調研面向所有在中國大陸合法合規開展公益項目的法人主體,調研將產生公益基金會品牌榜、公益項目品牌榜兩個主榜單,以及系統基金會品牌榜和企業基金會品牌榜兩個子榜單。 -
中國社區慈善:政策及實踐回溯,現狀與未來觀察
社區慈善是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的關鍵抓手,近年中央到地方相關政策陸續出臺。中國社區慈善歷史源遠流長,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四個主要發展階段,并呈現出區域性、互助性、復雜性等特征。未來社區慈善的發展需把握五社聯動、品牌化、數字化等趨勢,還需強化定位,做好跨界協同。 -
周曉翔:發展好社區慈善,就是抓住了慈善事業的“牛鼻子”
社區慈善扮演了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基石作用,也是推動社區治理和社區發展的重要手段,成都的社區慈善在探索中讓居民動起來,讓社區活起來,最終形成人人有責、人人盡責、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。 -
顧作義:志愿服務需發揮文化力量,廣東發展不平衡待突破
志愿服務精神蘊含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,并隨時代變化而拓展、延伸。當前健全志愿服務文化體系,系統性思維是關鍵;而廣東志愿服務要持續健康發展,如何突破各類不平衡是重要課題。 -
王振耀:公益慈善處于轉型階段,發展需要專業化
“善經濟”下公益慈善面臨轉型,但宏觀政策對慈善事業積極促進的態度未變。慈善要健康化、品牌化發展,且在不同領域充分發揮作用,專業提升、規范運作是必由之路。 -
從內部管理看兒慈會事件的“偶然”與“必然”
民政部關于兒慈會事件的全面調查隨著通報的發布暫告一段落,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對其內部管理情況做了初步掃描,分析顯示兒慈會在籌款額和業務量增長迅速的同時,其對機構隊伍建設、項目精細化、志愿者規范的重視不足,一定程度上為“偶然”發生的違法違規事件埋下隱患。 -
一個時代的落幕?兒慈會事件對公益界的啟示
兒慈會千萬善款被卷事件初步處理結果已塵埃落定,但對整個公益行業造成的影響才剛剛開始。兒慈會作為行業籌款“優等生”,9958作為“明星項目”,此次問題的爆發體現出公益界即將面對的行政監管、社會信任、互聯網募捐等的新挑戰和風險。只有回歸初心,守住底線,才能化危為機,更好迎接公益行業的新時代。